9月24日,趙石畔煤電迎來里程碑時刻——首車商品煤成功出售并正式發運,標志著陜西省首個自主建設的大型煤電一體化外送項目實現“煤電一體化”產業鏈全面貫通,正式步入“煤電協同、雙向賦能”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。
趙石畔煤電電廠一期2×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燃煤機組項目于2019年10月全面投入商業運營。隨著配套年產600萬噸煤礦項目于2025年8月22日進入聯合試運轉,趙石畔煤電成功構建起“井底——鍋爐”一站式能源輸送直達走廊。通過全封閉式輸煤棧橋使煤炭從井下直供電廠,真正達成了“采煤不見煤、輸送不露天”的綠色、高效運營目標。按照歷史年均發電量計算,煤礦項目全面投產后,每年可就地消化煤炭350余萬噸,有效降低運輸過程的環境污染,助推企業綠色、低碳、高質量發展。
隨著趙石畔煤電進入“煤炭保供電、電力促煤銷”的煤電聯營發展新階段,電力保障能力將進一步增強,自用煤生產成本將大幅下降,盈余煤炭對外出售創收,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。同時,趙石畔煤電獨創“彈性生產”機制,發電負荷低谷時,緊盯商品煤價格波動趨勢,及時調整商品煤銷售量,做到高價多銷、低價適存,可以實現煤電聯營盈利最大化,形成保供“雙保險”,顯著增強抗風險能力。
煤礦項目正式投產后,趙石畔煤電可為當地提供超過2000個就業崗位,年貢獻稅收可突破5億元,并為陜投集團和陜西能源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