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水平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保障。今年以來,趙石畔煤電聚焦逐步形成煤電一體化發展格局,在安全生產領域頻出實招,持續在文化引領、源頭防范、基礎管理、系統治理上下功夫,全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,奮力創建“煤電聯融高質量發展新標桿”。
用文化“軟實力”,筑牢安全“硬屏障”
近年來,趙石畔煤電持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,推動安全管理從“被動約束”向“主動踐行”轉型。2025年,公司聚力“知·行”安全文化重塑提升,將集團公司“微觀三治”管理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實踐,全面總結近幾年安全生產經驗和做法,以“化、呈、行、達”為土壤,通過理念宣導、制度優化、領導示范,推動安全文化迭代升級,形成“知·行”安全文化體系。在煤電聯融的產業布局下,公司充分發揮安全文化的輻射力和引領作用,推動煤礦與電廠安全管理深度融合,構建“大安全、大應急”一體化體系,通過共享煤電安全數據和共用應急資源,實現跨行業協同效應,顯著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。上半年,趙石畔煤電順利通過中安協“全國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”復審,并作為示范企業作“知·行”安全文化創新實踐分享,為行業安全發展提供可推廣、可復制的經驗。
“違章就是事故,隱患必須消除?!鳖愃七@樣的安全理念和要求,在趙石畔煤電已根植于干部員工的內心,成為工作習慣、行為自覺。
提升設備“健康指數”,應對迎峰度夏“大考”
1號機組A級檢修是趙石畔煤電2025年首場“大考”,公司系統謀劃,精心調研,針對檢修復雜工況和高風險作業提前進行風險研判并制定防控措施,加大檢修作業現場反“三違”“隱患排查”力度,推行“雙監護人”制度,多維度織密安全管理“防護網”,克服檢修人員多、作業面廣、交叉作業頻繁等困難,歷時65天,較計劃提前7天,高效完成檢修項目、技改和試驗項,實現鍋爐點火、汽輪機沖轉和發電機并網“三個一次成功”,交出陜投集團首臺百萬機組A級檢修高分答卷。上半年,公司還先后安全高效開展了2號機組C級檢修以及雙機調停公用系統檢修,全面提升機組和系統的可靠性和靈活性。
今年以來,趙石畔煤電兩臺機組全面參與深度調峰,多次“零差錯”完成啟停機調峰任務。進入7月份,華北地區氣溫不斷攀升,作為華北電網直調電廠,公司在高頻寬幅參與電力系統調峰調頻中始終保持“頂得上、壓得下、穩得住,調得快”狀態,機組負荷率最低不足45%,單日發電量最高超4000萬千瓦時,成功經受迎峰度夏寬負荷運行和高溫的雙重考驗,為電力保供貢獻力量。
“技能+科技”賦能,提升安全保障力
“技”之所向,安之所系。趙石畔煤電把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作為強化安全管理、夯實發展根基的重要抓手。公司聚焦陜投集團6個“1”人才集群優培工程,明確技能人才培養規劃,持續構建完善“理論筑基+實踐礪能+競賽淬煉”的培養體系,充分發揮師帶徒作用,針對性地對各層級技術人才采用“精準滴灌”培訓模式,開展綜合穿插性培養,化單一培訓為融合性培訓。同時,充分利用等級檢修、技能競賽等平臺,錘煉技能人才解決生產復雜問題的能力。今年以來,2名職工先后被授予榆林市“駝城工匠”、陜投集團“十大青年崗位能手”榮譽稱號,1名職工在第八屆陜西省國有企業職工技能大賽中斬獲佳績。
科技創新是守護安全的強勁引擎。趙石畔煤電主動擁抱行業智能化變革,持續推進智慧電廠建設,已啟動5G專網建設項目,為智能巡檢、遠程操控等場景提供支撐,并同步部署“無人機智慧自動巡檢與AI識別系統”和智能巡檢機器人,打造智慧安全管控平臺,為安全生產裝上“智慧之眼”。
打好監督“組合拳”,閉環攻堅護安全
趙石畔煤電將安全監督機制作用發揮作為強化安全管理的關鍵環節,建立完善安全監管制度體系,制定出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責任追究制度。公司領導嚴格落實“一崗雙責”,定期對電廠生產現場及煤礦項目井上井下現場安全管理、煤電聯融交叉區域現場安全等進行督導檢查;公司紀委、工會聚焦安全生產弱項和短板,加強與安全管理部門的協同聯動,推動安全責任制有效落實;安全環保部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,常態化開展“反三違”活動,并以“春安”大檢查、安全生產月活動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、班組安全標準化建設等為抓手,督促安全隱患消除,形成閉環管理。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。截至7月19日,實現連續安全生產超3340天。
在守護能源安全的征程中,趙石畔煤電注重將安全基因融入企業血脈。站在煤電聯融格局形成的關鍵節點,趙石畔煤電人錨定“2212”發展目標,以知促行、以行筑安,奮勇爭先、創新實干,用汗水與智慧勾勒高質量發展“藍圖”。